近日,江苏一名高中生为赚取兼职收入,冒用其母亲的身份信息注册成为外卖平台骑手,并在送餐途中发生交通事故。这一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:事故责任应由谁承担?本文将从法律、平台管理和家庭教育三个角度展开分析。
从法律层面看,责任划分涉及多方主体。根据中国《民法典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侵权责任一般由行为人自行承担。该高中生冒用他人身份,已构成欺诈行为,且其在送餐过程中发生事故,若因自身过错导致,需承担主要赔偿责任。同时,其母亲若明知或应知冒用行为而未制止,可能需承担连带责任。外卖平台作为服务提供方,若未严格审核骑手身份信息,存在管理疏漏,也可能被追究相应责任。
平台管理机制亟待完善。外卖平台在骑手注册环节应强化实名认证,例如通过人脸识别、身份证验证等技术手段,防止冒用行为。此事件暴露了平台审核漏洞,平台需承担起社会责任,加强监管,避免未成年人或身份不符者参与高风险兼职。
家庭教育和社会引导不容忽视。该高中生为兼职而冒险,反映出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和家庭监管缺失。家长应加强对子女的警示教育,学校和社会也需普及劳动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,引导青少年通过合法途径参与社会实践。
此次事故责任需根据具体过错划分,涉及骑手本人、家长及平台多方。建议相关部门完善法规,明确平台审核义务;家庭和学校协同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意识。只有多方合力,才能防范类似风险,保障社会安全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zaijiajianzhi8.com/product/222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23 04:18:06